吉利最近很忙,[文]在短短半个月的[章]时间内,就分别[来]和百度、腾讯、[自]富士康、戴姆勒[零]签订了合资合作[帕]协议。甚至这两[网]天还传出了要代[文]工“假”老板F[章]F91的绯闻,[来]FF这个大坑,[自]已经连续坑了两[零]位房地产大亨,[帕]李书福董事长为[网]什么还有勇气跳[文]下去?
根据我个人的观[章]察,我认为:吉[来]利是急了。
这个急,主要体[自]现在三个方面:[零]
产能过剩
根据2019年的说法,吉利规划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300万辆,而实际2020年产销只有132万辆,产能利用率只有44%,再算上目前吉利在建的几个工厂,预计到2025年,整个吉利的产能会在400-500万辆之间。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领克品牌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一年17万的总销量还是偏低,吉利品牌仍旧是销售的主力。在中国车市进入存量市场阶段,越来越多的新车消费从首购变成换购和添购之后,新车市场会慢慢上移。2020年乘用车销量2017.8万,同比下降6%,但豪华车市场则逆势增长10%,就是最好的证明。目前豪华车市场,就是BBA的天下,更何况BBA的入门产品都已经下探到了15万区间,开始抢占原本普通合资品牌的市场,自然普通合资品牌也会顺势下探来抢占自主品牌的市场。所以,吉利在未来几年将承受非常大的销售压力,吉利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消化产能。
浩瀚SEA平台过高的开发费用
去年秋天,领克发布了纯电动的浩瀚SEA平台,旨在建立以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布局,从架构的研发的之初就考虑到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因此浩瀚架构可以实现从1800-3300mm的轴距,范围覆盖A0级车到E级车的全部规格,可满足轿车、SUV、MPV、小型城市车、跑车、皮卡等多种车型。
但是,这个平台[帕]的研发成本太高[网]了,4年180[文]亿的投入,如果[章]单靠领克,甚至[来]是几何新能源的[自]那些销量,是不[零]可能达到盈亏平[帕]衡的。首先,在[网]一款新车的研发[文]中,架构的研发[章]只是其中的一部[来]分,还有诸如内[自]外饰,动力匹配[零],软件标定,性[帕]能/可靠性测试[网]等一系列的后续[文]开发。浩瀚架构[章]要达到盈亏平衡[来],至少也要把每[自]辆车需要平摊的[零]开发费压缩到5[帕]000以下,这[网]一算,浩瀚平台[文]就需要至少36[章]0万辆车搭载。[来]未来几年360[自]万辆纯电动车这[零]个量,光靠吉利[帕]+沃尔沃是肯定[网]吃不下来的,需[文]要有其他人来分[章]担这庞大的研发[来]成本。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赛道落后
2021开年,[自]几个新势力一致[零]向自动驾驶方向[帕]挺近了一大步,[网]蔚来、小鹏、威[文]马都发布了L4[章]级别的自动驾驶[来]产品。但是吉利[自]最近几年在自动[零]驾驶这块的宣传[帕]明显不如这些后[网]来者,总让人感[文]觉不温不火。但[章]是就如我前文《[来]新时代的挂羊头[自]卖狗肉——为什[零]么最近这一波互[帕]联网亲自下场玩[网]汽车了?》里所[文]说的,如今市场[章]对传统汽车和自[来]动驾驶汽车的估[自]值是完全不同的[零]两个体系。自动[帕]驾驶汽车的估值[网]是按照高科技企[文]业的估值来测算[章]的,于是我们就[来]看到了如今特斯[自]拉一飞冲天,蔚[零]来的市值全球车[帕]企第三。对于吉[网]利而言,如何快[文]速地进入自动驾[章]驶的主赛道,把[来]自己也一样包装[自]成高科技企业就[零]显得尤为重要。[帕]
命运在这个时候[网]帮了吉利一把。[文]
2020年7月[章]30日,工信部[来]发布了《关于修[自]改〈新能源汽车[零]生产企业及产品[帕]准入管理规定的[网]决定〉》,删除[文]了之前《新能源[章]汽车生产企业及[来]产品准入管理规[自]定》中的第五条[零]以及《新能源汽[帕]车生产企业准入[网]审查要求》中关[文]于“设计开发能[章]力”的相关内容[来]。自此,汽车代[自]工不仅在政策上[零]有了背书,也跳[帕]出了过去的灰色[网]地带,变得合法[文]了。
如此一来,拥有[章]大量闲置产能的[来]吉利就可以趁着[自]代工的东风来消[零]化产能。不过,[帕]汽车行业有个潜[网]规则,给人代工[文]就不能有自己的[章]品牌,比如麦格[来]纳。所以,吉利[自]-富士康的组合[零]就显得很重要,[帕]吉利可以以技术[网]授权的形式把浩[文]瀚架构交给富士[章]康使用,有代工[来]需求的品牌可以[自]基于浩瀚平台来[零]开发自己的产品[帕],相关的技术授[网]权费用由富士康[文]收取,即使品牌[章]方有自己独特的[来]产品设计方案,[自]作为第三方的富[零]士康也可以保证[帕]相关的技术信息[网]不会流到吉利,[文]起到隔离的作用[章]。而吉利除了可[来]以解决产能过剩[自]、分摊浩瀚平台[零]研发费用以外,[帕]还能让自己始终[网]处于新一代汽车[文]供应链之中,不[章]至于成为下一个[来]“诺基亚”。
而吉利通过和百[自]度腾讯的合作,[零]也能让自身尽快[帕]通过BT在行业[网]的影响力快速融[文]入高科技行业,[章]使自己在将来的[来]汽车智能化竞争[自]中能占得一席之[零]地。
如我一直说的,[帕]在互联网时代,[网]竞争的结果就是[文]赢者通吃,回想[章]十几年来智能手[来]机市场的竞争,[自]归根到底其实是[零]苹果和谷歌的系[帕]统之争,台面上[网]只有那么两三个[文]玩家在那里玩。[章]未来智能汽车的[来]竞争到最后会是[自]什么样一个局面[零],谁也不知道。[帕]
既然不知道,先下手为强,总是不会错的。前面这三个大问题摆在那里,而互联网科技巨头就那么几家,之前吉利已经错过了华为和阿里。
不急,能行么?
至于FF嘛,传闻吉利只投资4000万美金,用这3亿人民币不到的筹码去赌下一个千亿美元市值,坑也坑不到哪里去。更何况大概率这些钱都是用在吉利生产线的升级上,即便FF最后还是失败了,升级后的生产线还能给其他企业代工,这对吉利而言,是一笔稳赢不输的生意,何乐而不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