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6262功能安全--产品开发过程

功能安全可以理解为一套正向开发方法论,它强调的是正向开发,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可被验证,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可被管理、可被追溯,其中“V”模型开发是其中的主体思想。

01 总体理解

功能安全可以理解为一套正向开发方法论,它强调的是正向开发,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可被验证,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可被管理、可被追溯,其中“V”模型开发是其中的主体思想。

这样一套思想,一套方法,不仅仅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凡是涉及到产品开发的任何一个工程师都应该了解,并从中汲取营养。所以我想说的是,虽然你不是功能安全经理,但是你依然可以从中获得你想要的知识。

所以在此我特意鸣谢ISO26262标准委员会,你们出的标准,我依然反反复复看且爱不释手。

下面我的语言可能有点不那么正式,希望大家小喷别虐。

ISO26262功能安全--产品开发过程-第1张图片

02 概念阶段

吹牛,我们是打草稿的

我们要搞事情,但是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来搞点啥事情,所以得弄清楚哪些事情不搞,哪些事情我们要搞大搞好搞强。

2.1 相关项定义

用我们专业术语来说,叫Item Definition,用人类更好的语言来说 叫相关项定义。下面,我们有一些具体草稿要打了。

其一,我们的“产品”要有啥功能,比如我们也是一般的车 可以前进、后退,但是还可以“横着走”,这里强调一下,应尽量站在整车角度来定义我们的功能,用我们客户的语言来善待我们的客户;

其二,我们的“产品”在哪些环境下可以使用,比如晴天、雨天、雪天、冰雹天,高温、低温、气压啥的都不在话下,但是不可以“上刀山、下火海”;

其三,我们的“产品”可能和其他“产品”发生了些关系,比如BMS离不开电池,MCU离不开电机,VCU离不开司机操作,这里的关系你可以以这种方式来描述,我离不开你哪些东西,你要我给你哪些东西;

其四,既然我们的“产品”只是“车车”的一部分,并且和其他“产品”还发生了关系,那么我们就要定义好这些关系、这些接口、这些边界条件,省的往后组装不起来,或者产品与产品之间还相互扯皮,所以为了更形象展示,画一个物理架构图,方便大家都理解,呼应下主题--吹牛我们打草稿了。

最后,我们产品都符合功能安全了,那必须得说明,咱做的产品是在全宇宙体制下,合法合规的,咱的产品可以卖到仙女座,卖到猎户座,卖到其他平行宇宙。

2.2 HARA分析

我们知道我们要搞的事情是啥子了,但是我们要把事情搞好啊,所谓要搞好,首先我们要保证用我们产品的人不要挂了,不要受伤了,要用我们“产品”的人活得好好的。所以,在产品设计前,我们提前预想好所有可能让我们上帝(客户)不安全的情况,并且定义好每种情况有多不安全,用我们专业的语言来说,首先定义危害事件,然后从S(严重度)、E(暴露概率)、C(可控性)三个角度来定义危害事件的危害等级,得出一个叫ASIL的得分表,得分越高,表示这个事件危害越高,那么我们针对这类事件就要越重视。

给大家加个鸡腿:加起来=7的就是ASILA  加起来=8的就是ASILB 加起来=9的就是ASILC 加起来=10就是ASILD
HARA分析一般主机厂来做,这个东西目前还是比较有争议的,预想后期可能会有参考出来。

2.3 功能安全目标

HARA分析之后,我们知道哪些情况对我们的“上帝”(客户)不利,因此我们就有一个方向,要着重往哪些方面加强,来提升我们产品的安全性。

2.4 安全需求与安全概念

我们有个伟大的目标,但是目标之所以伟大,而不是空想,是因为我们将其分解为一步一步,直到我们可以真正实现。所以这个目标必须细化为可实现的步骤。

所谓的功能安全概念,就是从安全目标中导出功能安全需求,并且将安全需求分配到系统初始架构的各个单元中去。

所以这里我们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安全需求,二是初始安全架构。

有了安全目标和相关项定义,我们可以导出安全需求;

有了安全需求和相关项定义,我们可以初步设计安全架构;

下一步,应把安全需求分配到初步的架构元素中去。

这样一说,似乎有点点空洞啊,我可不能只会吹Bi,所以我打算举起一个栗子(比心):

咱们的车车都有车门吧,对于车门来说,它具有开门和关门功能(基本功能定义),当车速过高的时候,我们认为不太安全,所以车速大于xxKM/H时,应避免车门打开(安全目标),我们的车门一般有个ECU来控制它,一个ECU一般由传感器 处理器 执行器组成(初始架构),因为和整车车速有关,因此我们这个ECU的传感器就应获得车速,这个车速信息是其他的ECU通过CAN线传过来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两条功能安全需求:

FSR1:那个叫“其他”的ECU应将正确的车速信息发送给“我们的”ECU;(这条不好,可忽略)

FSR2:“我们的”ECU的CAN链路应正确获取车速信息。(CAN链路这个架构元素就被分配了一条安全需求)

又来给大家夹鸡腿了,这里的功能安全需求的验证活动 对应 Item的集成与测试。

03 系统阶段

闭门造神车,我们开始修炼

前面,我们已经把产品的“草稿”打好了,好啦,我们要正式开始修炼了。

3.1 技术安全需求(TSR)

前面我们做过一部分分解工作,比如将安全目标,分解到安全需求和初步架构,要实现那个“伟大的”目标,我们要更加脚踏实地,因此要进一步的细化我们的工作。所谓的技术安全需求,就是要结合实际(不能吹牛了),提炼成一条一条可以实现的需求。为了不至于太飘太空洞,我们延续上面的FSR2来讲一讲TSR应该如何写:

TSR1:“我们的”ECU通过CAN链路获取的车速信号应通过E2E保护确保信号的正确。

发现木有:所谓的TSR就是把具体的方案以及安全机制加入进去了。

3.2 系统架构设计

我们都有TSR了,说明在我们心中,我们有安全机制,也有安全方案了,所谓系统架构设计,就是将我们的需求,方案,安全机制以及功能模块,用框图的方式描述出来。一提到架构,我们第一时间要反映过来的就是接口,对这个框图就是要重点展示各个模块的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同时将我们的接口串起来,就是系统架构了。

虽然鸡腿吃多了长胸,但是这里还得夹两个鸡腿,因为功能安全要求环环相扣,因此这里的TSR的ID要与系统架构的ID对应,确保需求与架构对应,此外模块的接口参数应在架构的接口参数中体现,确保模块与架构对应。

3.3 安全分析与独立性分析

前面我们提到了HARA分析,那是从整车角度分析各种危害,下面我们要根据我们已有的安全目标,来分析我们的产品有哪些情况会危害到安全目标。HARA针对整车,这里的安全分析就是针对我们的系统。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叫FTA,一种叫FMEA,前者是演绎分析法,是一种从上往下找出违背安全目标的原因,后者是归纳分析,是一种自下往上的分析方法。在功能安全开发过程中,一般利用两者来分析验证架构是否满足安全需求。

独立性分析,其实应该是相关性失效分析,就是大名鼎鼎的 DFA,主要是识别不同的ASIL等级的模块之间是不是有共因,是不是有干扰,比如A失效,将到时B和C同时失效,那么A就是他们的共因,而DFA就是为了识别系统中所有这种共因。

3.4 软硬件接口(HSI)

一个系统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一个功能也是需要软硬件的配合才能实现,一般情况下,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不是一拨人,虽然我们是一个Team,但是我们专长不一样,为了让我们这个Team更好的协作,因此我们定义了一个叫HSI的东西,它其实就是软硬件沟通的桥梁。同时硬件别来扯我软件的皮,软件也别扯我们硬件的皮,大家皮肉各自在一起。

HSI咋写呢?小编 我又来举起“栗子”(比心):

比如我们要获得 某个温度,硬件要干的事情就是 用一个传感器,给其供电,获得一个电压值,通过芯片的ADC采样,转换为一个数字值(0~4096),软件根据这个数字,通过一定的系数(或查表)转换为温度,同时为了提高这个温度值得可信度,还需要做一些诊断监控,比如传感器掉线了,过温等。因此我们要提炼下上面的属性,把这样一个软硬件交互清晰定义下来。

归纳HSI的要点属性就是:硬件PIN脚、对应芯片的引脚、是输入还是输出、模拟量还是数字量、规格参数(系数、偏移、表格标定等)、安全等级要求、详细的需求以及采取的安全机制等。各位看官可以动动手,按照这个属性,把上面的 栗子 写一下。

再次给各位客官奉上 一记 香喷喷的鸡腿:这里的HSI 通过后面的软硬件集成与测试活动来进行验证。

04 硬件阶段

苦其心志,苦练筋骨

系统阶段给我们搭了一个框架,硬件阶段,我们来好好捯饬捯饬这副经骨。

4.1 硬件架构

系统把一部分TSR(技术安全需求)分给硬件来实现,那么我们进一步细化就得到硬件安全需求。硬件安全需求就是将需求落实到具体的硬件功能甚至元器件上。提到架构我们第一时间要想到啥?Yiiiiiiii,莫不是接口吧。所谓的硬件架构,就是将硬件的功能分解为一个一个子功能,然后定义好每个子功能的输入和输出接口,最后串起来就是硬件架构。所以这里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如何很好的分解一个一个子功能,这,我当然不好给大家举栗子了,希望大家在设计的过程中,把架构设计的秘诀——解耦内聚 牢记于心吧。

继续夹鸡腿:这里的硬件架构的验证  会在后续的硬件集成与测试来进行验证哦!

4.2 硬件详细设计

这里的详细设计就是,将上面一个一个分解的功能,进行原理图级别的设计,更通俗点就是把各个元器件,按照要求给串起来。最近不是老美在打压中国嘛,这种原理图设计工具不知道受不受影响啊,这是题外话。

到了这一步的话,就要SCH、BOM、PCB了,相信搞硬件的贼**熟悉。

哟哟哟,鸡腿飞来了、飞来了、飞来了,这里的详细设计将会对应硬件的单元测试哦。

4.3 安全分析——FMEDA

前面进行了一部分的安全分析,比如系统FMEA、FTA,但是这些分析仅仅是定性分析而已,作为处女座追求完美的我们,造出来的产品,那必须也是可定量评估其好赖的。因为为了准确评估出硬件随机失效,在硬件详细设计后(过程中),就要进行FMEDA。搞几个专业词汇来吓唬吓唬你们,比如ASILC的产品,要求PMHF < 100FIT,SPFM≥97%,LFM≥80%(不懂得小伙伴去查查标准哦,用来测测你爱不爱ISO26262 ...其实是我懒,不解释)。对,没错,FMEDA就是去校验这几个参数,是否满足我们开始预期的ASIL等级要求。

一般要玩这个玩意(FMEDA)还是借助下工具吧,过程的话,就是将你的硬件BOM导入工具,然后一个一个元器件去分析,当然不能凭空分析,一般工具需要你买两个行业标准库,叫SN29500以及IEC62380来获得基础失效率,然后通过计算获得一个汇总的失效。具体计算过程,其实ISO26262 标准的附录里面给了例子,小伙伴有兴趣还是好好去看看那个例子吧(小编我又很懒,不解释)。

05 软件阶段

打通筋骨,造就灵魂

这个名字有点霸气啦,其实主要是为了体现在汽车电子领域,软件工程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后续会变得更加重要。所以我称之为咱“产品”的灵魂(发个小广告,别撕我的小卡片,我的其他博客,有对软件更多详细介绍哦)。

5.1 软件架构设计

系统设计完之后,有些TSR就分配给软件了,进一步细化就得到软件安全需求,如何细化?就是把TSR细分到具体的软件元素上去。

架构设计,就是根据分配给软件的需求,分解功能,定义好各个功能的交互接口。软件架构设计,可是大有来头啊,我依然无法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汽车电子领域其实有一个架构很不错,叫Autosar,这可是一波顶尖的人才搞出来的,值得学习。还是那句秘诀——解耦内聚。哦,别忘了,除了静态架构,记得动态的架构也要哦。

再补两句话,我认为一个好的架构就是,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很清晰,你知道数据流怎么走,控制流怎么走,你可以一眼看出他们的层次、逻辑、时序关系,你底下的实现兄弟,只要负责实现,系统拼起来就可以正常工作。

飞来了,飞来了,你的鸡腿请接住,这里的架构设计的验证 对应 软件集成与测试 这个子活动。

5.2 软件详细设计

同样的,软件详细设计就是实打实的码代码,或者建模了,其实在汽车电子领域,大家都会认为建模比写代码好,因为建模更简单直观,同时基于MBD开发,测试结果很好统计,同时因为汽车更注重的是安全,而不仅仅是代码的执行效率,我想MBD会是主流吧。
这里的软件单元的验证就是对应 软件单元测试了。

5.3 软件安全分析

虽然软件无法像硬件那样,具体计算一个失效值出来,但是必要的安全分析也不能少,一般我们称之为SWFMEA,即软件FMEA,其实就是把安全相关的组件(软件功能单元)的接口,函数,参数等分析其失效模式,然后按照ISO26262的安全机制的诊断覆盖度参考,确认当前设计的组件是否满足诊断覆盖度要求,若不够则增加安全机制或者预防措施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汽车电子联盟,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内容投诉
零帕网 » ISO26262功能安全--产品开发过程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