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化

分类标签
站内搜索
面向制造业的5G专网运营白皮书

面向制造业的5G专网运营白皮书

5G专网有着成本低、性能可靠、安全性高、定制化等特点,在制造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白皮书首先描述了制造业5G专网运营的研究背景及面临的机遇、挑战,并进一步结合制造业5G专网类型及特点、关键技术、部署要点,整体上介绍了5G专网部署与建设,典型部署案例(包括大型制造工厂、精密仪器制造厂、制造园区等);白皮书进一步从5G专网运营要点、资源管控、性能提升方法及案例、可靠性保障方法及案例、安全保障、能力开放等6方面分享了制造业5G专网运营研究及实践成果,并阐释通过5G专网智能感知分析、根因定位分析、故障预
面向万物互联的无源物联网技术

面向万物互联的无源物联网技术

无源物联网是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新型无源物联网将加速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有望开启千亿级连接市场。现代物流、仓储、制造等产业对信息识别准确性,信息整合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具有准确度高、可靠性强、存储信息量大、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实现各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面向6G的数字孪生技术白皮书

面向6G的数字孪生技术白皮书

“孪生(twin)”的概念起源于197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创建镜像系统以监视无法访问的物理空间,即构建两个相同的航天飞行器,其中一个发射到太空执行任务,另一个留在地球上(镜像系统)用于反映太空中航天器在任务期间的工作状态,从而辅助工程师分析处理太空中出现的紧急事件,例如通过镜像系统的仿真,指导宇航员在外太空重建爆炸的氧气罐。当然,这里的两个航天器都是真实存在的物理实体。
面向6G的数字孪生技术

面向6G的数字孪生技术

6G时代,数字李生技术将被广泛的应用于通信网络,利用不断进步的感知+建模技术,构建真实物理网络的虚拟数字李生体,提供现实世界查询+虚拟世界预估+现实与虚拟交互三大方面的能力。网络数字李生的实现,需要借助感知、建模、数据处理和管控等多种技术来实现:包括通过不断发展的网络测量、数据收集技术,更加精细化的获知网络状态的网络感知技术;通过云化技术,构建统一的、可靠的数据平台,对内/对外提供底层数据支撑的统一数据平台技术;进行网元建模、拓扑建模,利用数字化手段模拟网络运行的网络建模技术:利用标准化、自动化
面向6G物联网的端侧计算白皮书

面向6G物联网的端侧计算白皮书

6G 技术将提供更高的速率、更多的连接,以及更广的网络覆盖,以满足在高度动态环境中的各类应用需求。6G“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愿景对终端处理时延、功耗、数据隐私保护等提出更高要求。面向6G 物联网的端侧计算在云、边、端构成的立体计算范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端侧计算的概念、技术架构、发展趋势还不明确。中国移动希望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面向 6G 的端侧计算整体架构和关键技术的成熟,推动面向 6G“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立体计算架构的发展和落地应用。
面向5G需求的本地基础网络架构浅析

面向5G需求的本地基础网络架构浅析

面向 5G 建设需求,通过对中国联通南方和北方城市本地基础网络架构资源进行调研分析,并对比 CRAN和 DRAN建设模式的 TCO成本,初步总结出以“综合接入节点+DU集中点”为目标节点的基础资源储备思路,提出本地基础网络架构资源储备下阶段工作应以综合接入区为单位,通过“定点、连线、成面”步骤,全面梳理机房资源和主干光缆资源,提前进行5G基础资源储备。
面向5G终端的同时频全双工干扰消除分析

面向5G终端的同时频全双工干扰消除分析

同时频全双工(CCFD)技术能倍增无线信道吞吐量,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保证无线传输中的实时反馈与自动控制,使5G在未来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表述了CCFD的基本通信原理,而后用频分双工算法和方向图函数分析了在天线阵列中用波束赋形方式消除天线中的强自干扰过程,同时还分析了射频干扰消除和数字干扰消除的简单方式,为设计5G终端天线系统提供了有益参考。
面向5G的高速基带数字调制技术应用研究

面向5G的高速基带数字调制技术应用研究

5G是一个万物互联的高速率、高可靠性移动通信系统,必然使用高速基带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目前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是基于二维星座映射的QAM方式,但因受到幅度阶梯数的瓶颈限制,调制能力最高的正方星座是256QAM和1024QAM,对传输环境的信噪比要求很高,很难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显然,基于三维星座的高速数字调制方式,将会成为5G系统的重要技术。在简单分析二维数字调制技术QAM的性能后,又分析了毫米波通信对高阶QAM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三维正交幅度调制技术的误码率公式,并对三维QAM的三维星座和误码率进
面向5G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浅析

面向5G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浅析

5G是一个高速率、超带宽、低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的移动通信网络体系。作为面向5G关键技术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第一次将功率域由单用户独占改为由多用户共享,使无线接入总量提高了50%。原理的简单性使其在5G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首先介绍了NOMA的基本原理,而后分析了NOMA的关键技术SIC接收机,分析了NOMA技术应用中的相关困难,最后总结了5G应用带给人们的相关体验和NOMA实现存在的问题。
面向5G的毫米波技术应用研究

面向5G的毫米波技术应用研究

5G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的高速网络时代,既可以承载终端海量接入率,也可以传输网络的高数据率。毫米波通信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波长极短和带宽极大,优点是波束窄、方向性好、天线增益高,缺点是视距传播。当这些优缺点应用到5G网络中时,恰好可以解决5G网络的许多现实需求。首先介绍了微波、毫米波和5G系统,然后详细地介绍了毫米通信技术。在参考LTE网络结构的前提下,又着重分析了面向5G的一种毫米波网络架构,讨论了面向5G的毫米波天线技术。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