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报告

站内搜索

威迈斯研究报告:国内车载电源龙头海外持续突破,充电模块打造新增长曲线

公司是国内车载电源龙头,工业电源起家,2013 年后开始专注车载电源产品,2023 上半年国内市占率达 16%,系国内总排名第二、第三方第一的供应商。2023 上半年公司车载电源集成产品、车载充电机、车载 DCDC 变换器、电驱系统、电车其他、工业电源收入分别占比 86.97%、1.42%、1.09%、3.73%、4.06%、0.79%。2022 年,公司实现收入 38.33 亿元,同比增长 126.11%,实现归母净利润 2.95 亿元,同比增长 292.86%,主要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威迈斯研究报告:车载电源第三方龙头,横向拓展液冷充电模块

公司定位电动汽车动力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车载电源、电驱系列及液冷充电桩模块。客户覆盖国内主流整车厂,海外客户处在快速导入期。实控人持股比例集中,创业团队具备华为工作经历。营收净利迅速放量,降本控费能力增强。原有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募投产能年底有望达产。

小米集团研究报告:手机进入高端化新阶段,造车稳步推进

公司业绩在经历了 2022-2023H1 的筑底后,短期来看,随着高端机市场回暖、中低端机大规模换机潮临近,需求端拐点初现,23Q4 发售新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首销数据超预期,看好公司 2024 全年持续的业绩反弹;长线来看,公司海外手机渗透率不断提升,成功开拓中东非、拉美等新市场,同时国内手机 ASP 持续高增,向高端化迈进,同时随着造车业务全貌逐渐清晰,基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新能源车有望成为长期增长点。小米进军造车领域禀赋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小米造车极具禀赋,在资金、人才、技术层面

中芯集成研究报告:国产车规级代工龙头,扩产碳化硅、功率IC打开长期空间

专注于功率、MEMS 和射频领域,提供一站式系统代工服务。公司聚焦功率器件、MEMS、射频三大产品方向,提供从设计服务、晶圆制造、模组封装、应用验证到可靠性测试的一站式系统代工服务,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风光储、高端消费等应用领域。业绩方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3H1 车载领域营收占比达 52%,同比+511%,已覆盖超过 90%的新能源汽车终端客户,风光储等工控领域营收占比达 30%,同比+72%,从而拉动公司整体营收快速增长。

北汽蓝谷研究报告:国内电动汽车先行者,“极狐+华为智选”打造差异化矩阵

公司是国内电动汽车先行者,近年处于产品升级转型期。北汽蓝谷控股股东为北汽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旗下拥有全资子公司极狐汽车和北汽新能源,主营 ARCFOX 极狐品牌和 BEIJING 品牌。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创立于 2009 年,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北汽蓝谷于 2018 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股。近年公司处于产品转型期,原材料高企、高强度研发&营销投入施压业绩。2023 年公司加快新品推出节奏及产品调整,2023年前 3 季度营收

华为智能汽车专题:长安华为战略携手,打造中国智能驾驶龙头

项目公司为智能汽车时代最核心资产,包含整个车 BU 资产及其他部门车相关业务,尤其是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等,是汽车智能化的高地,也是华为车 BU 的心脏。尤其智能驾驶是华为过去高强度投入的核心研发,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为华为合作车型大卖起到关键作用。

丰茂股份研究报告:汽车传动系统行业的领先企业

预计国内车用传动系统、流体管路系统产品平稳增长,公司依靠进口替代,有望持续扩大海外配套市场。在传动带领域,国外主要参与者包括康迪泰克、哈金森、盖茨等;在张紧轮领域,国外主要参与者包括舍弗勒、莱顿等。在流体管路领域,国外主要参与者包括康迪泰克、哈金森等。在传动系统领域,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三力士、三维股份等。在流体管路系统领域,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鹏翎股份、川环科技等。根据主要产品在汽车使用量及售后市场平均更换率、汽车新增产量及保有量、商用车新增产量及保有量等,测算 2025 年中国汽车传动带产

华为汽车产业专题报告:华为汽车,智能汽车破局者,生态能力集大成者

华为从 2013 年开始探索汽车行业已十年有余,2023 年正式进入丰收期,合作模式趋于稳定,新车型密集发布,华为将其突出的 ICT 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增量部件,协助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升级,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等产品和解决方案,生态优势突出,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汽车智能化领军企业之一。

百度集团研究报告:基本盘稳健,把握AI时代变革

技术为先,把握产业互联网长期价值。百度历经三个阶段,两次重要变革,早在 2010 年就开始了 AI 布局,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2016 以来,在内容生态建设上继续发力的同时,深耕技术研发,使得公司从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世界一流 AI 能力的领先科技公司。公司的核心业务由 AI 驱动,AI 能力囊括在核心 AI 技术引擎百度大脑中,使 AI 产品服务不同市场(包括消费互联网、云服务、智能驾驶、智能助手及 AI芯片),实现 AI驱动的市场及产品之间强大的协同效益。公司的战略布局

小米汽车业务解读与战略预测:十年磨剑,谋而后动

小米造车酝酿已久,首款车型工信部备案,产能、牌照稳步推进小米团队 2013 年两度拜访特斯拉,酝酿造车规划;2021 年正式成立子公司进军汽车产业;2023 年 11 月,首款车型 SU7 完成工信部备案,系 C 级纯电轿跑车型。小米自建亦庄工厂首期 15 万辆产线已经完工,二期工厂 15 万辆产线 24 年开工。牌照流程稳步推进。小米汽车布局早,具备后发优势,资金、资源、人才储备深厚小米现有销售网络广而深,汽车渠道已经建设,用户基数大,高端化进展顺利;公司资源投入大,汽车团队高管阵容强;公司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