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报告

站内搜索

汽车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乘用车“变局”中蕴新机,卡车股是未被充分挖掘的金矿

乘用车:景气度或温和回升,结构上多重“变局”蕴新机。1.从总量角度考虑,预计 24 年乘用车国内终端销量同比增速区间为 0-5%,因出口增长继续拉动预计批发端同比增速区间为 3-9%:(1)新增优质供给或进一步拉动终端需求转换;(2)经济持续复苏及其带动下的更新需求对销量的稳定提供支撑。2.从结构角度看,中国品牌向上(量和价)将继续呈现提升趋势,请继续关注正文中的“广发汽车中国品牌车企竞争力模型预测图(2024 版)”,且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本管控能力或是未来几年乘用车的关键成功要素。(1)新能源乘

2024年汽车行业年度策略:自主爆款增加推动乘用车需求向上、零部件全球化值得期待

乘用车:自主品牌爆款车型增多,推动需求增量。10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76.7 万辆,同环比均提升,新能源渗透率达 37.7%。展望后续新能源增量:(1)混动有望延续放量:2023M1-10 中国插混+增程乘用车零售销量达 195.8 万辆,同比+82.6%,渗透率达 11.3%,同比+4.9pcts,10-20 万高性价比及 30 万+高端车型贡献重要增量。(2)20-30 万区间预计增速较快:2023M1-10 20-30 万元间新能源渗透率达 42.4%,较 2022 年全年+4.8p

2023年三季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排行榜

1. 指从购买新车之日起,使用一段时间,交易价格与购买时新车厂商指导价(MSRP)的比值;2. 是衡量车辆价值衰减快慢的重要指标;3. 受多重因素影响:单车(车龄/里程/车况/用途等) 、产品(质量/设计/配置/性能等)、品牌(影响力、口碑等)、新车(价格/销量/市占率/更新换代等)、二手车(市场策略/供需关系等)、季节、区域、政策手续等。

新能源越野车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从0到1,重点车企加速布局

新能源越野车可分为硬派越野和轻越野两大类。(1)新能源轻越野:可实现中轻度穿越、露营、外放电等,通常有保留承载式车身、电四驱系统、硬派造型、带有差速锁四个特征,代表车型:哈弗猛龙、哈弗二代大狗、广汽传祺 ES9、极石 01 等;(2)新能源硬派越野:采用承载式车身,通过混动技术提升功率、扭矩以及动力分配能力,能够胜任绝大多数极限越野场景,主要有①P2 电机+传统的分动箱+低速四驱模式②多电机+减速器③超高扭矩超高转速电机等三种技术路线,代表车型:坦克 400/500Hi4-T、方程豹 5、猛士

中国汽车行业出海白皮书:顺势而为,出海新机

全球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中国车企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无论是能源技术还是智能网联系统,中国汽车产业的设计创新和制造工业也正在跨越式的进步,不断刷新着全球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认知。当然,出海业务的发展给我们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随之而来也有巨大的挑战。不同国家的贸易规则、法规、政策文化,如何在市场环境中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汽车行业2024年度投资策略:入局、破局,全球化、智能化、生态化将重塑竞争格局

全球化、智能化、生态化将重塑行业格局。入局、破局成为新趋势,新能源车竞争进入新迭代阶段。2021-2022 年系新能源乘用车高速发展期,各大整车企业积极推动新能源转型,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的上半场;2023 年随着华为、小米入局新能源车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将进入围绕生态化、智能化竞争的新阶段,新的迭代将重塑行业格局。同时,部分竞争力较强的零部件厂商将围绕全球化、智能化、生态化增量领域展开全面布局,有望迎来中长期发展机遇。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关注的不断增加,政府对汽车企业的监管正变得日益严格。在“双碳”目标下,各大跨国车企纷纷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电动化、采用绿色能源、实践循环经济,通过加强合作,努力减少碳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实际上,车企面临的减排压力不仅仅来自监管者,同时还来自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消费者、投资人、公众、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品的关注度,也推动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进程。然而,由于车企的特殊性,实践可持续发展充满了挑战。一方面,汽车行业本身拥有复杂的

汽车行业-车内休息洞察报告(2023版)

以每次5分钟及以上和每周两次及以上为标准,2018-2019年中国用户的车内休息渗透率升至36.17%,但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和衍生出的长期封控,让中国用户的用车时长与车内休息等大幅减少。2021-2022年随着疫情减缓与封控更加科学有序,车内休息渗透率随之提升,封控彻底取消的2023年,升至39.48%;不同年龄用户的车内休息渗透率差异显著:55岁及以上的高龄用户最不喜欢在车内休息,对比睡软座椅,相信多数老人更喜欢睡硬板床,后者对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有改善作用;35-54岁中年用户的

汽车行业三季报总结:汽零坚挺、电池触底,分化或是未来主旋律

零部件:汇率、产能利用率、原材料和运费等因素,年降消化超预期。今年以来,市场一直担忧年降压力导致汽零板块盈利能力受损。前三季度看,零部件企业营收同比增速基本为 20%以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0%以上,超营收端同比增速,超市场预期。主要原因:大部分零部件企业有海外业务,受益于 Q2 人民币贬值;全球终端量增长景气度高,规模效应显著;原材料及运费价格基本已经下降到疫情前水平。

汽车行业3季度经营分析及投资策略:3季度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改善,部分零部件及乘用车公司盈利持续向上

行业盈利端略有承压,部分整车及零部件公司盈利水平维持增长。整车行业前 3 季度营收及利润同比变化不大,3 季度利润端略有承压。前 3 季度整车行业(数据口径含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营业收入 7.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7.7%;利润总额3459.9 亿元,同比下降 6.7%。前 3 季度乘用车公司盈利略有分化,客车、货车公司盈利普遍回暖;3 季度乘用车公司盈利水平维持增长,商用车公司涨幅有所收窄;前 3 季度零部件公司利润水平持续修复,3 季度零部件公司盈利同比继续增长,但增速略有减缓。[Nea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2023年三季报回顾及展望:终端景气旺盛,经营持续向好

23Q3 汽车行业景气向上,销量继续修复。乘用车板块,受益于规模效应释放,且出口、供应链降本提升利润,主机厂盈利超预期。供应链板块,毛利率创 10个季度以来新高,剔除汇兑影响后净利率继续优化;展望 23Q4,出货有望继续上行,看好供应链板块业绩再上台阶。商用车板块上行周期开启,随着“金九银十”和年末冲量的年度销售第二高点到来,23Q4 的销量有望环比提升。两轮车子赛道景气度分化,我们建议观察 2024 年景气度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