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报告

站内搜索
青铜VIP免费

新能源换电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商用风起,重卡当先

底层逻辑:极速补能,电池寿命极致利用• 电池寿命极致利用:换电站集中管理电池,相较于3C以上的超级快充,换电站的集中慢充和对电池的实时监测和保养能大幅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运营类用户的经济性因此可大幅提升。• 极速补能效率:换电补能重卡仅3-5分钟,乘用车仅1-3分钟,解决新能源车1-2h的用户充电焦虑,且在同样占地面积下换电的补能效率仍高于快速充电。• 电池资产实现闭环:换电模式下电池受统一管理,用户降低了购车的初始成本,电池和运营公司实现了电池资源循环利用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政府层面统一管理
青铜VIP免费

氢能源行业专题报告:欧洲氢能发展现状和前景

根据欧盟能源总局,2021年欧盟能源结构里天然气/石油/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占比分别为25%/32%/18%/11%;连通俄罗斯和欧洲的天然气管道达8条,每年向欧洲输送量达3000亿立方米,其中因战争、制裁被搁置的“北溪2号”,运力达550亿立方米;欧盟国家的天然气极大依赖来自俄罗斯的进口(41%),地缘政治的影响为能源的稳定输送带来不确定性。
青铜VIP免费

固态电池专题研究报告: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

➢ 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具有一定的缺陷,安全性有上限,且材料体系的后续升级有上限。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两大优势,其能量密度有望突破 500Wh/kg;且将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大大降低了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全固态电池的投用尚需时日,半固态电池是由液态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中间方案。1)现在实施全固态电池有较大阻碍,主要包括固-固界面接触导致电池内阻较大、离子电导率不高等。2)半固态电池是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中间方案,其保留一定量电解液,循环性能及
青铜VIP免费

钙钛矿电池行业专题研究:叠层钙钛矿电池,单结为矛,叠层为盾,下一代电池片技术或开始逐渐演绎!

1)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突破单结极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探索。叠层电池的原理是宽带隙顶部电池吸收高能量光子,窄带隙底部电池提高光子利用率 ,二者合作能突破单结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打开转化效率天花板。• 从材料分类:可分为钙钛矿/PERC、钙钛矿/TOPCon、钙钛矿/HJT、钙钛矿/CIGS与全钙钛矿电池等。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是现阶段晶硅电池的升级之选,其中钙钛矿/HJT电池或为更优解;而全钙钛矿电池无需晶硅材料,能实现有效降本,未来随着量产技术逐渐成熟,全钙钛矿叠层有望成为更优选择。• 从结构分
青铜VIP免费

电解铝行业专题研究:能源视角看电解铝行业,值得中长期配置

能源稳定供应存在挑战,电解铝行业有望迎来新机遇。近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拉动能源需求增长,能源安全作为经济发展命脉不容忽视。但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在开采过程具备负外部性,且行业缺乏资本开支,稳定供应仍存挑战,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全国煤炭供需仍存缺口。同时,水力发电不稳定、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当前仍然较低,清洁能源仍不稳定。据能源三元悖论理论推断能源价格未来仍将保持高位,而电解铝作为高载能行业,能源成本占比高,其中电力成本占比接近 40%,主要依靠火电,而自 2022 年以来煤价持续历史中高位运
青铜VIP免费

氢能行业专题报告:氢能行业星辰大海,电解水制氢如日方升

碳中和成为全球范围重要议题,氢能源具有来源多样、清洁低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特性,将逐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全球能源重要载体。目前,氢能在全球能源占比仅 0.1%,根据全球主要能源研究机构预测,2050年氢能占比将达到 12-22%,空间广阔。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针对氢能制定了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日本规划 2030 年氢气供应量达 300 万吨/年,2050 年进一步提升至 2000 万吨/年;美国规划 2030 年清洁氢产能达到 1000万吨/年,此外,美国通过 IRA 对制氢进行
青铜VIP免费

氢能源行业深度报告:绿氢,第四次能源革命的载体

绿氢是可再生能源深度脱网与工业深度脱碳的完美结合,10 年高速增长产业周期开启:绿氢是通过光伏、风电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电解水制氢,一方面生产过程实现零碳排放,另一方面以其大规模、长周期、长距离等储能优势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绿氢下游短期空间来自在化工领域对灰氢替代,长期增量空间来自交通领域、天然气加氢、炼钢用氢,助力工业、交通领域减碳,是全球第四次能源革命的重要载体。21 年全球纯氢气产量 7000 万吨左右,其中绿氢占比不足0.1%,23-24 年全球风光氢一体化项目密集开建
青铜VIP免费

钠电池行业专题报告:钠电硬碳负极多路并行,生物质路线未来可期

钠电池由于其成本优势突出重围,产业链加速布局,大规模商业化在即。锂资源价格不断上涨,钠电池资源存量丰富,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倍率性能、低温性能优异,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方面相较锂电池略有不足。在成本方面,根据中科院物理所胡勇胜老师团队测算,铜铁锰层状氧化物、普鲁士白类、镍铁层状氧化物三种材料体系的钠离子电池理论 BOM 成本分别为 0.26元/Wh、0.26 元/Wh、0.31 元/Wh,相比锂电池成本优势显著。目前传统锂电企业与初创钠电企业均在加速布局钠电池相关产能。钠电池众多负极材料路线中,硬
青铜VIP免费

钒电池行业研究:储能金属,卓尔不“钒”

钒电池安全可靠,长时储能下成本占优:全钒液流电池作为新型储能的一种,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极长、环境友好、响应速度快、容量规模易调节等优点。长时储能场景下钒电池占地面积大、初始投资成本高的缺点能够得到较好弥补。根据我们测算,储能时长越长,初始投资成本越低, 4小时储能项目下,行业平均水准可以做到3000元/kWh的初始投资成本和0.85元/kWh的度电成本,行业头部企业可以做到2650元/kWh的初始投资成本,在考虑回收残值情况下,其度电成本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接近。产业链国产替代推动降本:产业链
青铜VIP免费

充电桩行业研究:高速增长,上游元器件需求弹性提升

充电桩:新能源车必需配套产品,直流快充是未来趋势。2022 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 687 万辆,实现同比增长 9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1310 万辆,快速增长的保有量催生大量补能需求,充电桩是补能必需配套产品。充电桩有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类,充电效率更高的直流快充桩是未来趋势,车端+桩端+政策端的共同进步将推动直流快充桩快速渗透,直流液冷超充技术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充电功率上限。中国大陆市场:充电桩配套领先,直流充电桩将持续渗透,2025 年市场规模 670 亿元。2022 年中国大陆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