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技术

站内搜索
浅谈4D毫米波雷达

浅谈4D毫米波雷达

今年CES上,4D成像毫米波雷达声势夺人,一众芯片企业诸如恩智浦、TI、Mobileye都陆续推出或更新了自己的成像雷达方案,毫米波雷达系统厂商Arbe、Zadar Labs、Smartmicro等也都带来了各自的成像雷达产品。 其中最受到业内人士关注的,莫过于Mobileye 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 在 CES 演讲中对4D成像毫米波雷达的强调,“(到2025年)除了正面,我们只想要毫米波雷达,不想要激光雷达。” Yole Dével
MPU和MCU的区别

MPU和MCU的区别

MCU指的是微控制器,MPU指的是微处理器。 MCU集合了FLASH、RAM和一些外围器件。MPU的FLASH和RAM则需要设计者自行搭建,当然MCU也可以外扩。MPU的电路设计相对MCU较为复杂。 MCU一般使用片内FLASH来存储和执行程序代码 MPU将代码存储在外部FLASH中,上电后将代码搬运至RAM中运行。 因此MCU的启动速度更快。MCU虽然也可以将代码运行在RAM中,但是内部RAM容量小,使用外部扩展RAM的话速度相对内部也较慢。 MPU的主频相对较高,外接的内存也一般是
关于自动驾驶路线之争的一些思考

关于自动驾驶路线之争的一些思考

自动驾驶行业内一直存在两个路线之争,一个是感知方案之争,一派认为应该走纯视觉路线,一派认为应该走视觉与雷达的融合路线;另一个是无人驾驶的实现路径之争,一部分认为需要走从L1逐步迈向L4的渐进式路线,另一部分认为应该走直达L4的跨越式路线。 本文将分别分析下这两种路线之争中不同模式的区别,并提出一些思考。 1. 感知方案:纯视觉 VS 多传感器融合 汽车实现自动驾驶首先需要能够“看见”周围环境,并对环境内的各种静态、动态物体有一定的认知,这个过程便是自动驾驶的&l
一文读懂自动驾驶多模态传感器融合

一文读懂自动驾驶多模态传感器融合

多模态融合是感知自动驾驶系统的一项基本任务,最近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然而,由于原始数据噪声大、信息利用率低以及多模态传感器的无对准,达到相当好的性能并非易事。本文对现有的基于多模态自动驾驶感知任务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分析超过50篇论文,包括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试图解决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任务。与传统的融合模型分类方法不同,作者从融合阶段的角度,通过更合理的分类法将融合模型分为两大类,四小类。此外,研究了当前的融合方法,就潜在的研究机会展开讨论。 最近,用于自动驾驶感知任务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发展
从几个典型层面讲解下一代自动驾驶电子电器架构局限

从几个典型层面讲解下一代自动驾驶电子电器架构局限

自动驾驶在新一代EE架构中趋向于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在此过程中,整车需求包括机械、电气/电子、软件、热学等。工程师需要从中提取电气/电子方面需求,并且对其进行分解然后协调各下游部门进行开发设计。在整个过程中,涉及电子电气架构的定义、设计和交付的各种工程师必须平衡相互依赖的需求。从传统架构到智能电气架构,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传统电气架构全部都是机械和电气范畴内的,在OEM那里是属于电气部门的,和电子不搭界,但升级到智能电气架构后,全电子化了。因此可以说,传统电气架构的可靠性下限比较高,但上限很
浅谈车路协同在路口可行性的应用场景

浅谈车路协同在路口可行性的应用场景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和车联网的发展,为车路协同技术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例如云计算、5G、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使我们在高精度定位、精细化信息服务和新一代传感网络构建等方面,都有了更加可靠的技术保证。近年来,国内外基本建立了车路协同的体系框架,定义了一系列应用场景,也开展了相应试验和应用,但是仍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虽然在各地建设上已经实现了部分场景的车路协同,想要实现车路协同技术的普遍应用仍需很长的路要走。 什么是车路协同(V2X)? 车路协同(V2X)即采用无线通信和车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现车
AEBS,自动驾驶演艺圈喜欢喊“卡”的导演

AEBS,自动驾驶演艺圈喜欢喊“卡”的导演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是笔者修炼内功心法时常用的自我催眠之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是笔者看到自动驾驶揠苗助长景象时常想劝诫的醒世之言。地基不牢,自动驾驶高楼即使盖到九十九层,一阵大风刮过,随时有可能楼倾猢狲散。 一步到位实现L4/L5自动驾驶的愿景依旧性感且妖娆,宛如远处月光下白裙姑娘曼妙的舞姿,没有技术直男愿意拒绝。但视觉审美终有疲劳,灵魂共鸣才更长久。笔者刚进入自动驾驶行业时,也是做的L4自动驾驶相关产品。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把L
谈谈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谈谈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随着智能座舱领域以及驾驶辅助功能的不断升级,必然伴随传感器数量的提高、芯片算力要求的提高,基于软件定义汽车的共识,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算法软件、数据是实现智能座舱的关键因素。对汽车的架构及座舱的实现方式进行梳理,同时结合一汽红旗H9、E-HS9 车型的实践,对汽车座舱操作系统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中的应对战略。1 前言当前随着硬件、软件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智能座舱从以功能需求出发,向“客户体验”为核心的理念不断演变,整体表现为更加安全、智能和舒适。主要体现为以下
入门 | 一文带你了解SOA接口测试

入门 | 一文带你了解SOA接口测试

了解汽车电子行业的人,近几年可能经常见到一个词“SOA”,那SOA具体是什么?作为测试人员应该要测试哪些内容呢?这篇文章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01 SOA是什么?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最早应用于IT行业,虽然行业内对于SOA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描述,但是总体而言,SOA把功能定义成为服务,服务带有明确的可调用接口,并可以通过网络调用。在汽车领域,对于高性能计算平台而言,为了实现域控制器以及区域控制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软硬分离、缩短
SOTA技术概述

SOTA技术概述

对于整车OTA类型,主要分为两类,FOTA(Firmware-over-the-air)和SOTA(Software-over-the-air),两者均为主机厂重点关注及逐步落地的领域,可适应不同场景的OTA需求。 FOTA和SOTA概述 FOTA通过给车辆控制器下载安装完整的固件镜像,来实现系统功能完整的升级更新。例如升级车辆的智驾系统,让驾驶员享受越来越多的辅助驾驶功能;升级车辆的座舱系统,提高驾驶员疲劳检测的准确率;升级车辆的制动系统,提升车辆的制动性能。特斯拉曾在Model 3在上市
数字孪生,能给无线通信带来什么?

数字孪生,能给无线通信带来什么?

孪生,就是双胞胎(同卵)的意思。由于两人共享完全相同的基因,他们心灵相通,对同一种食物过敏,患同样疾病的几率也相同,因此对于其中一个人的治疗方案,可以直接照搬到另一个人身上。所谓数字孪生,就是给现实事物在计算机系统上创建一个“数字克隆体”。他们虽然一个真实一个虚拟,但运转方式分毫不差,因此本体可以把自身状态实时同步给数字克隆体,而数字克隆体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工具来不断求索,把得出的最佳决策方案下发给本体来执行。数字孪生,其本质上是一个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工具。其价值,就是将数字克隆体
​关于整车上下电流程的理解

​关于整车上下电流程的理解

通常在我们的认知中,车辆是在拧钥匙或者按下启动按钮后启动的,但是实际上车辆中的大部分ECU在你按下解锁和开车门的时候已经起来,等候工作。 那车辆中的电控单元是怎么被唤醒,以及新能源车中最重要高压系统是怎么上下电的呢?下面来看看。 01 整车上下电简介 虽然控制单元可以IG ON、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唤醒,不过就目前车辆上的ECU而言,大多数是采用网络唤醒,因为整车上有八九十个ECU,采用硬线控制会使总成本和重量都增加,而且通过网络控制更加灵活。 当钥匙按下解锁键或打开车门或按下启动键时,唤醒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