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零帕网

显示面板行业专题报告:AMOLED需求提振,产业链国产化是趋势

显示面板行业专题报告:AMOLED需求提振,产业链国产化是趋势

上游基材及柔性AMOLED核心材料值得关注,设备国产化进程任重道远。中国大陆在面板端的话语权稳步提升,但在面板上游产业链的核心材料方面对外依赖度较高,国内厂商一般从低端、边缘产品起步,并逐渐往高端、核心产品渗透。其中AMOLED发光材料、柔性PI、折叠盖板、驱动IC等值得关注。设备方面,目前国内仅能提供一些边缘制造设备,如清洗、检测、切割等设备,而对于成膜、图形化等面板制造核心设备的国产化道路任重道远。
溯联股份研究报告:汽车尼龙管路老兵,受益轻量化与国产替代

溯联股份研究报告:汽车尼龙管路老兵,受益轻量化与国产替代

公司成立于 1999 年,主营业务为汽车尼龙管路、控制件及紧固件。受益于汽车电动化、轻量化和智能化三大趋势,以及“国六”标准实行的政策利好,公司持续获得比亚迪、长安汽车、赛力斯等客户定点,单车价值量提升明显。公司配套问界 M7、M9 等多款车型,深度服务长安汽车电动化转型,在手定点项目充足,业 绩增 长确 定性 较高
电子行业投资策略:深度“智能化”,深度“国产化”,电子行业迎来新周期

电子行业投资策略:深度“智能化”,深度“国产化”,电子行业迎来新周期

2023 年复盘:盈利与估值探底,电子板块见龙在田。电子行业在 23 年一季度呈现估值和业绩的双底,二三季度电子板块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大幅改善,盈利底部确认。考虑到部分子板块比如元器件、消费电子、半导体等板块估值分位数处于低位,估值底部也已经确认。在行业去库存接近尾声,同时需求端企稳向好的背景之下,电子板块迎来极佳的配置价值。2024 年行业展望:AI硬件元年,国产化崛起。大算力背景下,存储、PCB等持续升级,ASP大幅提升。AI商业落地全面推广,AI手机、AI电脑等产品迎来元年。市场普遍认为AI
N芯动(688582)新股分析:国内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龙头,国产化替代加速公司发展

N芯动(688582)新股分析:国内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龙头,国产化替代加速公司发展

MEMS 惯性传感器应用范围广,市场空间大。公司作为国内 MEMS 惯性传感器龙头企业,产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MEMS 惯性传感器国产化目前处于初步阶段,公司或将成为最大受益标的。受益于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的实施,加之各级政府加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发展,MEMS 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机遇。MEMS 器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工业、通信等多个领域。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整理,2023 年中国 MEMS 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整体市场规模达接近 1300 亿
裕太微(688515)研究报告:深耕以太网PHY芯片,把握国产化、车规机遇

裕太微(688515)研究报告:深耕以太网PHY芯片,把握国产化、车规机遇

国内稀缺自主知识产权以太网 PHY 芯片供应商,客户资源优秀。1)公司是中国大陆极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大规模销售的以太网物理层(PHY)芯片供应商,获得华为哈勃投资;2)产品矩阵逐渐丰富,在以太网 PHY 芯片基础上,将产品线逐步拓展至交换链路等上层芯片领域,自主研发了交换芯片和网卡芯片,预计 2025 年两个新产品线的营收占比接近 40%。3)随着新料号持续拓展,公司业绩进入收获期,短期内行业景气度下滑导致业绩承压。公司 2022 年实现营收 4.03 亿元,23Q1 公司实现营收0.5
电子行业综合分析:22H1核心龙头业绩亮眼,设备材料国产化序幕拉开

电子行业综合分析:22H1核心龙头业绩亮眼,设备材料国产化序幕拉开

IC 设计:研发持续投入,且代库存拐点来临。2022 上半年 IC 板块整体稳中有进,消费电子受疫情冲击以及需求疲软双重影响,承压较大,汽车电子以及新能源板块需求景气度依然较高。IC 设计板块整体营收利润均有增长,但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出现略微下滑,研发投入有所增加,库存水位大幅增长。我们认为未来随着管理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企稳,下半年有望迎来库存水位拐点。设备材料:业绩佐证国产化序幕拉开。设备方面,2021 年及 2022Q2 以北方华创、芯源薇、华海清科为代表的设备公司收入、利润快速增长。同时设
模拟芯片行业深度报告:高性能模拟替代渐入深水区,工业汽车重点突破

模拟芯片行业深度报告:高性能模拟替代渐入深水区,工业汽车重点突破

模拟IC国内空间足,IC Insights预计2022年模拟IC市场规模为832亿美元,根据 Frost&Sullivan 统计,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占比达 50%以上,国内增存量市场空间足。TI重点发力汽车和工业领域,应用占比从2011年的19%提升至65%,而个人消费类则从2013年的37%降低至20%;我们认为,TI长期战略会重点突破汽车和工业市场,消费类则保证一定毛利率水平且高ASP相关产品提升市场份额;产品端,国内模拟IC厂商从过去聚集低端电源管理芯片逐渐拓宽产品种类
半导体零部件行业研究:市场规模大,品类众多,国产化前景可期

半导体零部件行业研究:市场规模大,品类众多,国产化前景可期

■零部件是半导体设备核心,市场规模超 400 亿美元:半导体设备结构复杂,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零部件的性能、质量和精度都共同决定着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零部件是半导体设备是延续半导体行业“摩尔定律”的瓶颈和关键。一般来说,零部件采购额占据半导体设备生产成本的 80%左右,按此推算,预计 2021 年全球半导体零部件市场规模 439 亿美元。■零部件品类众多,单一产品市场集中度高:半导体零部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碎片化特征明显。按照业内主流的零部件划分方式,半导体零部件可以划分为机械类、电器类
显示面板行业全景图:新技术激发面板新活力,产业链国产化值得关注

显示面板行业全景图:新技术激发面板新活力,产业链国产化值得关注

千亿美元级市场格局清晰成熟,新技术助力显示产业焕发新活力。显示面板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大市场,呈现显著的周期性特征,根据Omdia数据,2022年,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约为1227亿美元,随着面板产业在中国大陆的集中度逐渐提升,面板周期性有望趋于平缓;产业格局方面,LCD面板,中国大陆一枝独秀,OLED面板,中韩双雄并立、同台竞争,显示面板产业格局清晰、成熟、动态趋稳;技术革新方面,Micro OLED技术趋于成熟,随着AR/VR下游新应用的逐渐拓展,Micro OLED技术有望在趋于平静的面板产业
砷化镓、磷化铟行业研究:光电国产化推动第二代半导体景气上行(上)

砷化镓、磷化铟行业研究:光电国产化推动第二代半导体景气上行(上)

1,第二代半导体在光电等领域的应用日渐成熟,国内上中下游产业布局趋于完善,下游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第二代半导体砷化镓和磷化铟具有电子迁移率高、光电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5G通信、数据中心、新一代显示、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航天等领域。第二代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上游衬底制造、外延加工,中游IC设计、制造、封测,以及下游应用等环节,各环节均有国产厂商涉及,国内产业布局趋于完善。根据ResearchInChina,2018-2025年全球砷化镓元器件市场总产值将由95.19亿美元增长至近160亿美元,C
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行业深度报告:产业链全解析,拥抱国产化大浪潮

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行业深度报告:产业链全解析,拥抱国产化大浪潮

基础设施国产化作为“举国体制”代表,势不可挡。大国博弈加剧,中美科技脱钩愈演愈烈,“20 大”报告中提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认为,基础设施国产化为举国体制的典型代表,有望尽享时代红利。第二轮党政基础设施国产化招标已经开启,有望进入常态化招标阶段。2020-2022 年 H1 上一轮党政基础设施国产化招标已经收尾,预计完成600 万套 PC 替换。2022 年下半年新一轮基础设施国产化招标开启,电子公文县乡将在
加载更多